9/12/2018
我愛茶,因拍攝工作關係,在杭州、馬來西亞等地參觀過不少茶園。去年深秋,在巴黎參與了京都府政府主辦的宇治文化私人分享活動,在十八世紀的古蹟大宅內品嚐由宇治大師級茶匠主理的玉露、抹茶,深覺相逢恨晚,決定重續未了緣。
柿樹成種茶指標 茶師自創石臼 抵達宇治時正值盛夏,陽光燦爛得有點吃不消。一踏進曾獲天王杯受賞和農林水產大臣受賞的「久五郎茶園」,茶匠下岡久五郎先以攝氏六十至七十度的熱水來洗滌茶具,然後放入約十克的頂級綠茶玉露,隨即以冰凍的樽裝水來沖泡茶葉。這一口淡淡淺薄,杯底帶着點點深綠的綠茶,就如甘露灌頂,滑進喉嚨後的餘韻繚繞,甘中帶甜。沖泡數次後的茶葉仍然嫩滑甘香,可咀嚼進食,入口清甜。見我對他沖泡的綠茶愛不釋手,臉上帶着微笑遞上滿佈白色粉末、軟糯小巧的柿乾,娓娓道出柿與茶的故事。「我們會把柿樹種在茶樹的旁邊,以柿樹作為指標,方便去觀察作出較精準的決定。」一年一度的採茶期在春夏之間,立春起計第八十八天後的兩星期。玉露在發新芽前的二十日要用布覆蓋阻隔光合作用,減少茶葉內的丹寧,保持嫩芽的天然純淨草原味道,「只要留意柿樹葉的生長情況,便能知道需要施肥、除蟲和最重要的覆蓋時機。」
別了「久五郎茶園」,來到宇治最古老茶園「奧之山」的繼承者「堀井七茗園」的工作地。與主理人堀井長太郎於巴黎曾有一面之緣,他特別帶我往工場見識抹茶研磨的過程:大部份已改為機器操作,以每分鐘五十二轉為標準,太快會粗糙,太慢顏色就會不夠翠綠。在未有機器設備前,由其祖父自創的大理石臼與蕎麥麵粉的石臼相近似,有一條條幼細的石坑可把抹茶粉末研磨得份外幼細。我使了全身的勁,嘗試推動放在工場內的首部古董石臼,六十公斤的大理石可不是開玩笑的,推得手臂痠軟,才只有小量粉末在石臼底部滲出來……還是往「堀井七茗園」的茶室安靜地體驗茶道之美來得愜意。
日本的茶道文化在於清心淨緒,在一室清雅,只有字畫與鮮花的僻靜茶室內,堀井長太郎從自家後院那口百年歷史井中取來井水,燒至八十度,堀井太太安靜地奉上精緻簡約的和果子小吃。堀井先生默默地座熱茶碗,細心地取出粉末用茶筅不慍不火、純熟地輕輕攪拌,微甘鮮綠的泡泡抹茶便出現在眼前。整個過程只是數分鐘的時間,卻是數十年的經驗和知識累積的表現。由一接過茶碗開始,順時針轉兩次,在一轉一喝之間,整個人的心情思緒變得寧謐平和。
喝了大半天的茶,肚子覺得空空如也。宇治川旁的「辰巳屋」臨川而建,包含刺身、野菜、燒物、煮物等的「宇治丸便當」經濟實惠,超過二十五款色彩繽紛的季節性美食排列得井井有條,撒上鮮綠抹茶的白飯香氣撲鼻,每一口都沉醉在茶的滋味中。
飯後捧着一肚滿足,再走訪日本文化遺產指定茶園「丸利吉田銘茶園」。十六代傳人吉田利一是手揉玉露的表表者,他有一套獨門沖泡玉露的秘方。他首先示範沖冰鎮玉露,當冰塊開始慢慢融化時,才加入純淨水。「要品嚐好茶,必須有時間和耐性。」在等待期間,他拿出了茶園的照片分享耕種玉露的心得。「玉露的靈魂在於覆蓋。一般人會在二十日前覆蓋,我會特別在三十日前加多一層布,令只有百分之十的陽光可穿透布層。」這道理易學難精,甚麼時候收放原來還可以參考旁邊柿樹的生長速度。「當葉能遮燕子便會放第一層黑布,到烏鴉也能藏於葉下,便可放第二層。哈哈哈,這是我們古老的智慧,信不信由你。」宇治的抹茶、玉露、煎茶、玄米茶各有捧場客,下次品嚐一杯宇治綠茶時,看看可否細味出背後百年歷史的韻味。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