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員如果有幸拍到發哥,有機會不用捱冰冷叉雞飯飯盒,因為會有「發記士多」招呼,在片場提供熱食。
16歲已以兼職模特兒身份入行的我,對飯盒一直很有情意結。年輕時從不愁添磅增重,每次開工,無論是拍攝雜誌硬照或廣告、影視工作,我一早就會想好當日要叫甚麼外賣。然後在拍攝中途的放飯時間,滿心歡喜地享受工作人員安排的地道街坊美食。我只拍過三齣電影,所以開工食燒味飯的機會不是太多。然而柴灣工業城的鹽焗雞飯,街頭巷尾的番茄滑蛋炒飯都是我百吃不厭的最佳開工美食良伴。
食物遭棄 內心戚戚然
數年前,有次在澳門某五星級酒店主持完大型國際電影頒獎活動後,準備與同行的家母出外用膳之際,看到後台有員工正把枱面上數十盒仍然可以食用的飯盒,放入一個個大型垃圾膠袋內。我當刻目定口呆,不禁驚呼:「這些全部要扔掉嗎?!為甚麼?」我仍然記得當時那位友善的四眼哥哥,臉上無奈的表情。「對啊,因為衞生問題,放在外面的食物一超過規定時間,就必須當垃圾處理。」我很替那些準備食物的人難過,也覺得很浪費。當晚我倆只能夠「拯救」兩個仍然熱呼呼的無辜飯盒;每次想起那個把一堆堆白色的飯盒往黑色垃圾袋內拋的深刻景象,內心總是戚戚然。
一直希望有一日,情況可以有所改變。
國際三星名廚Massimo Bottura是最先提出要正視food waste且付諸行動的權威人士之一;他與太座Lara Gilmore從2015年起在意大利、巴西、英法等地,透過與當地慈善機構合作成立Refettorio,善用原先要倒入堆填區的剩餘物資,造福社群。即將在加拿大成立的最新project,合作夥伴是2002年在加拿大創辦、2013年於法國及墨西哥設立分社的La Tablée des Chefs。
12月初在巴黎出席La Tablée des Chefs年度籌款晚宴時,坐在身旁的法國區主席 Lyndsi Baker-Daubricourt女士,便與我分享了機構在過去十多年來,如何透過兩大主題:Feed與Education去改變年輕一代對食物的態度。法國的創辦人Vincent Brassart與加拿大的創辦人Jean-François Archambault一樣,本身都是負責大型活動策劃。眼看多年來業界不斷的食物浪費,覺得必須要有所改變,遂成立大型回收食物項目,並從根源做起。希望透過教育年輕一代學習簡單的烹調技巧、增進食材的知識,讓他們了解到珍惜食物的重要。「我們的主要服務對象是12至17歲的青少年。會為初中和高中的同學提供教材,透過十個不同主題的課程教曉同學們自主的能力;也希望他們能夠多理解四季食材的分別,知道如何選購時令食品。」其中一個課程是為其他人製作愛心飯盒,「有些只有11、12歲的小朋友,由於他們從來都沒有這樣的經驗,所以份外雀躍,更會特別裝飾自己親手做的飯盒呢!在過程中學懂分享,學懂照顧條件比自己稍遜的有需要人士,傳遞愛心。」
追求美味 也支持環保
過去數年,La Tablée des Chefs在法國透過回收並重新分配三萬八千份食物,已幫助超過60間膳食援助機構。每年為期兩星期的「Semaine des Écoles Hôteliéres」大型活動,由逾千位酒店學校的學生,以剩餘物資製作13,700道晚宴。我好奇只有四位全職工作人員,如何處理那麼繁瑣的事務?坐在我另一邊的La France s'engage Foundation要員Sarah Allion,解答了我的疑團:「La Tablée des Chefs因隸屬於由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創辦的La France s'engage Foundation,從創業時已獲得為期三年的大額資助;之後仍可透過我們安排各方面的專才義工,提供全方位的專業知識,解決問題。」
今年於富麗堂皇的歷史建築物La Salle Wagram大禮堂內舉辦的年度籌款晚宴,便得到多位星級名廚和甜點師鼎力相助。或許我們在追求美妙滋味的同時,也該想想如何為環保出一分力;正如當晚負責主菜的兩星名廚Pascal Barbot表示:'The best meal to me, is the one we don't wasted.'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