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Vanessa Yeung

音樂大師岩代太郎 為電影配樂配到喊 (蘋果日報)

18/11/2018

岩代太郎邀請好友兼著名電影配樂大師川井憲次(左)擔任特別嘉賓。 ©2018 TIFF(蘋果日報)

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的東京國際電影節(TIFF)是日本歷史最悠久,並受到國際公認的12大世界影展之一。影展舉辦期間除放映來自世界各地的精采電影外,也會舉辦不同性質的分享會、大師班講座,務求多元化地推動各地區與不同範疇業者的互動。

其中由曾與多位國際級導演合作、擁有豐厚古典樂造詣的資深音樂人岩代太郎(Taro Iwashiro)主講的「映畫音樂人生論」便極吸引。53歲的Taro San穿上帥氣的西裝,配一頭充滿成熟魅力的銀髮與斑鬢現身。即使當日他發40度高燒,仍願意分享自己超過20年的創作路。他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表示:「我多年來的創作靈感只因死線兩個字,只要deadline一到,靈感便如泉湧。」音樂有一個帶領的作用,可以將觀眾的思緒帶往不同的方向前進,所以配樂是非常重要的後期製作。

Taro San首先提出:「每一部電影作為音樂支配上,都起碼有兩個高峯(climax)。」第一個當然是劇情推進到最緊湊的階段,第二個是片尾出字幕的時候。「當首行字幕出現,音樂的工作就是要將剛剛看完的整部電影,在觀眾的腦海內重溫一次。」他覺得配樂創作就像個媒體,「我們做配樂的,經常都會將影片看過一遍後,再消化然後創作出適合的音樂去配合劇情發展。」平時喜歡看已完成拍攝的畫面,然後將工作分配予其他合作夥伴的他,惟獨在2008年上映那套有關販賣兒童的寫實電影《黑暗中的孩子們(Children of the Dark)》,由於內容太過沉鬱,他不想將痛苦的情緒加諸於其他人身上,決定獨自一人完成整套電影的配樂。「當完成最後一粒音階時,我被壓抑多時的情緒頓然爆發,在錄音室內嚎哭起來。」

一向習慣在工作室創作配樂的大師,另提到一次奇特的工作經歷:「某天突然收到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急召往韓國首爾,在已準備好的鋼琴前,要求即席彈奏出適用的樂章。」二人一起邊看片段邊彈奏,「很奇怪,我彈甚麼調子,奉俊昊也覺得很不錯。」就這樣,在連續三天工作下,就把整部電影《殺人回憶》的配樂完成了。

深受各大導演信任的Taro San,過人的才華和專業精神自毋庸置疑,有時候更會擔起調解員的角色。話說他與吳宇森合作《追捕》的配樂時,因投資者希望選用英雄主義色彩濃厚的音樂,但導演卻又鍾情於爵士樂,結果Taro San便創作出激昂的爵士樂來平衡雙方需求。

講座的第二部份,Taro San請來好友兼《葉問》電影的配樂大師川井憲次(Kenji Kawai),一起分享為動漫創作主題音樂的樂趣。Kenji San坦承:「雖然我的作品中好像以動作片的成績較好,但其實我最喜歡還是做笑片的配樂呢!」Taro San與Kenji San絕對是現今日本作曲家中的翹楚,Taro San寄語新生代的導演與電影人,要多接觸日本境外的世界,不要將目光只放在本土意識形態。坦然仍希望繼續努力工作20年的他,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希望可以創作出一部不需對白,純以音樂會友,全球觀眾都能夠投入和了解劇情發展的影視作品。

在整場分享活動上,既有電影片段欣賞,也有鋼琴現場演奏美妙的音樂旋律,思緒隨着Taro San彈奏的每一粒音符、一言一語的精采幕後故事而起伏不定,時而陶醉在意境深遠的畫面內,為往後觀看影視作品時提供了不同的層次與思考角度。


日本著名音樂大師岩代太郎,在東京國際電影節期間舉辦分享會。 ©2018 TIFF

奉俊昊導演的《殺人回憶》,令岩代太郎成為蜚聲國際的電影配樂大師。

與吳宇森導演合作無間,《赤壁》由岩代太郎負責電影配樂。

《追捕》亦是岩代太郎操刀電影配樂。
7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aires


bottom of page